1、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由于稅法上的抵免規(guī)定或稅務損失等原因,當前會計利潤稅額大于實際應納稅額所產生的未來可用于抵免的減免性稅收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有望減少公司未來的稅負。它通常是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資產,并作為未來可用于抵稅的潛在利益;
2、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指由于稅法上的抵免規(guī)定或者資產重估等原因,當前會計利潤稅額小于實際應納稅額所導致的未來應支付的稅款。遞延所得稅負債代表了未來的稅務負擔,因為公司在未來需支付的稅金可能會大于當前確認的稅務負擔。遞延所得稅負債通常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負債,并作為未來可能產生的稅務支出的預留。
以上就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借貸方向相關內容。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嗎
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用來抵扣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公司在報表日時由于稅法與會計準則的不同而產生的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之間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是暫時性的,即在未來會發(fā)生逆轉的差異。對于暫時性差異,當差異逆轉時,公司將需要支付更少的稅額,這將導致凈利潤增加。為了反映這種逆轉的潛在經濟效益,公司將遞延所得稅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在適當?shù)臅r候用于抵扣未來的稅負。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經營性資產嗎
遞延所得稅資產不是經營性資產,而是一種長期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公司未在當前納稅年度中核銷完全的暫時性差異(如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等)所形成的未實現(xiàn)納稅減免額,該減免額可作為未來可抵扣納稅所得額的一種資產。換言之,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公司未來可獲得的一種納稅優(yōu)惠。由于遞延所得稅資產不能直接創(chuàng)造收入,也不能用于公司日常經營,因此它不被劃分為經營性資產。本文主要寫的是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借貸方向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